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内蒙古 蒙古长调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系列缘起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我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得到了经济发展、科技、便捷带来的福利,也失去了那些极其珍贵的原本不该失去的,比如母语,比如传统文化、传统音乐。那些妈妈教给我们的,奶奶、外婆教给我们的母语,以及一首首世代相传的古老的歌谣。
这些母语和歌谣有着家族的民族的深刻记忆,曾世世代代相传,直到传到我们手里。被时代遗忘,被我们遗弃,冷漠的任其消失,以过时没有流量的名义淘汰,无论曾经历千年、百年,多少风雨,即将遗失在我们手里。
我们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民族到底是贡献还是犯下过错,有多少遗憾缺失?需要从行动中解答。我想,从我做起,以一个普通音乐人的力量,以每个人的力量,将会汇集成河流,流入大海,让这些古老的语言和歌谣得以传承,直到生生不息!
叶云川 .瑞鸣音乐制作人
2020年8月16日
中国音乐地图
用音乐找回民族的记忆,从母语中寻找生命的缘起
音乐,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母语。它先于语言而生,诞生于最天然的心跳、身体运动的节律、胸腔与喉管的震动、原始的情感和万物之间流淌的声音。一个民族可能没有文字,但绝不会没有音乐,而它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与风貌的最忠实的记载与反映,如一条鲜活血脉,源源不断输送着一个民族扎根所在的那片地层与地域的养分,和难以言状的印记。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失落了太多的记忆,然而从未有哪个时代,我们遗失得像今天这样迅速和难以挽回。可是当那些被一代代传唱、甚至历经千百年不衰的乐曲歌谣响起,一应模糊难辨、遥远难追的习俗传统、风土人情、文化面孔乃至自然风貌,便被重新唤醒,变得鲜活而清晰。这些歌谣,在今天面临岌岌可危的失传境况。因而瑞鸣对这些音乐进行采风式的收集、整理并录制,以国际级制作要求和水准,到当地民族文化之中广泛采撷、拾取那些最原汁原味、也最弥足珍贵的声音,来唤起亲切的民族记忆,并藉由音乐重连那与自然、与生命的脐带。
一种音乐地理的表达探索
地图所对标的风貌,旋律所触达的基石
对于中国音乐来说,五千年文化,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五十六个民族,数百种民族乐器,近千种戏曲剧种,构成了太过庞大而丰富的音乐体系,想要领略中国音乐的全貌,或找寻进入这个音乐世界的门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经历16年民族音乐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探索后,瑞鸣音乐发起“中国音乐地图”计划,并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用地图的方式,对中国音乐整体尝试进行一种系统性的整理和表达,令本土也令国际上的每个人,能在地图索引中畅游中国音乐时空,藉由一首首乐曲,叩启地域风情,并被音乐引领着,溯洄于久远的历史河床,更容易也更立体地感受这浩瀚又神秘的音乐世界。
源于梦想和执着。2019年,瑞鸣团队在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的带领下,在录音大师李大康老师的指导下,走过全国十余省,在各地寻找到音乐厅、剧院等场地,运用世界级录音设备,以极高采样频率,录制下每个民间音乐人细微情感、呼吸和演奏演唱时的心跳,每一次瞬间的感动。本次实地录制历时近90天,参与采录的民间音乐人约580人,参与录制的演奏者中,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诸如罗凤学、张顺英、边巴扎西等,亦有常年巡回世界演出的民乐艺术家赵家珍、郭雅志等。涵盖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等近40个民族,精心录制音乐1036首,涉猎西安鼓乐、江南丝竹、智化寺京音乐等百余流派的精选民族音乐曲目,包含传统音乐名曲诸如《昭君出塞》《出水莲》《高山流水》等曲目,也有如《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等少数民族音乐史诗。体裁涉及少数民族宫廷音乐、山歌、牧歌、渔歌、劳动号子、戏曲、说唱、器乐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使用传统乐器多达213种,采集文字资料近30万字。
大者见大,微者见微
瑞鸣音乐17年历程,试图以微薄之力,在一步一个脚印的采风中重绘华夏音乐版图。这既是一桩很宏观的事,承载的不止是广袤的土地,它有波澜壮阔的民族记忆,大开大阖的历史时空,乃至风姿百态的不尽河山……然而它同时又非常幽微和细密,音乐能带领我们抵达多么细节而层次丰富的体验?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自然物宜,一个民族的性情、风俗和古老的信仰传说,一个个体的情感、故事与生活场景……它们都在音乐中自然流淌,对有心人娓娓诉说着。
而就这个音乐项目本身而言,它同样是当下的又是历史的,是宏大的又是细微的。我们用当代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手段,保存最传统和原生的音乐资料,尽可能追求极致的专业和每一处细节上的考究,来完成一件宏大而规模化的事情,并令它具备一个国际性的视野和传播效力。
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是享誉国际的著名音乐品牌瑞鸣音乐创始人,所制作的音乐曾获得国内外160余个奖项。录音指导李大康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一级录音师、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除李大康老师外,参与录制的录音师近二十人,包括鹿楠楠、曹勐、杨震、张正地、陶煦等录音师。为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除完成了1036首乐曲录制外,项目全程以4k的精度三机位录制而成视频素材总时长约17000分钟,拍摄图片万余张,充分展现各民族音乐人个性特征、乐器的历史沧桑变化以及创作过程自由交流表达、传统敬业的精神,并将制作成1000条与乐曲、歌曲对应的音乐视频,以及符合民族气质的高品质数字音乐、唱片及书籍,传播到世界。
以国际级制作水准,记录最传统的声音中国
传统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发扬,民族的需要走向世界,传播就是民族音乐最好的保护方式。瑞鸣音乐将本次录制作品以高品质数字化制作、保存及国际化推广,建立起系统而立体的、兼具宏观与细微的中国音乐地图系列,以向世界提供认识、感受中国音乐独特魅力的索引指南,也为民族留存一份满载着记忆和故事的珍贵语本,提供了解并理解传统中国的音乐系统资料,为后世留下可供无限浏览的民族深刻记录。
驰骋于马鸣风啸的北方草原 领略悠悠天地间的壮美传奇
——听见内蒙古
自中原大地一路向北前行,踏上一块广袤无垠的神秘高原。蓝天白云下,如同连绵起伏的绿毡毯般,向着地平线延伸的边疆草原,是举世闻名的风景画面。追逐呼啸的北风,在壮阔天地间嘶鸣驰骋的骏马,又曾令多少边塞诗人,在古老遥远的时光中,写下震撼人心的苍凉辞韵。蒙古族的先民在这里诞生,并延续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从东北端的呼伦贝尔,到西南侧的阿拉善,星罗棋布的草原、荒漠、高山、湖泊……见证金戈铁马的英雄史诗,传颂世代相承的凄美故事。内蒙古,它是蒙古族人民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家园,也是每一个向往心灵自由的天涯游子的精神故乡。
成群结队的牛羊,奔跑在晨光中生机盎然的草场。南归的鸿雁,穿过暮色中沙尘飞扬的大漠。当月朗星稀的夜晚降临,炽烈摇曳的篝火,在洁白的蒙古包旁被点燃。盛满马奶酒的盅碗,在牧人们的手中被郑重地传递。随之响起的,还有与洒脱动感的踏舞交相辉映的动人琴声,以及回荡在远山的怀抱中的酣畅歌谣。自远古时代以来,在这片拥有壮丽风光的土地上,充满浓厚草原气息的音乐,便是蒙古族人民游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豪迈而又深沉多情的民族性格的表达,也是他们面对着北国严酷的自然气候以及命运中的重重苦难时,仍旧坚毅地渴望自由与幸福的心灵慰藉。
一曲开阔绵长的长调,自茂盛生长的蒿草深处扑面而来,倾诉对白发苍苍的额吉阿爸的思念。质朴轻快的短调,飞扬在流动的蓝天白云下,对身处远方的恋人,表白炽热而感伤的爱恋情怀。古老而粗粝的呼麦,感恩安身立命的土地,体悟周而复始的长生天与生命的奥秘。雄浑而庄重的潮尔道,献予被视为精神象征的圣主成吉思汗,缅怀这位绝代天骄率领千军万马立下的伟大战绩。一人一琴漂泊四方,落座即唱的乌力格尔,则在由高旷的天空和苍茫的原野所构成的布景中,传唱着数不清的传奇故事。典雅庄重的阿斯尔,带人重回元大都富丽堂皇的宫阁楼宇,感受蒙古族宫廷宴乐的纯正风貌。而点缀在这些多元多彩的歌乐中的马头琴、潮尔、四胡、火不思等传统乐器,则以满载塞外风情的优美乐音,为人们带来辽远悠长的听觉感受。
乘上矫健奔行的马儿,在蒙蒙细雨中,掠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幽旷山野。拉起醇美的马头琴,在静谧的满天星空下,以深情的弦音送去浮想联翩的梦境。是诗意盎然的草原牧歌,是相隔遥远的恋人之间的深切呼唤,是月夜戍边的苍凉胡笳,是边塞烽烟中擂动的战鼓,是悠悠天地间的壮美传奇。
蒙古族长调
蒙古族长调民歌,原本是草原上的牧民在放牧时演唱的歌曲,经过蒙古族歌唱者千百年来的传承,成为一种以自由悠长的旋律和伴随的颤音和装饰音为特色的成熟艺术形式,被誉为蒙古族歌唱艺术的最高成就。蒙古族长调的唱法以真声为主,通常由上下两个大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又可以分成两个短句。演唱者通过上下两个大乐句之间的对比,描述着蓝天、湖泊、骏马等草原特有的景色,以此抒发着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辽阔的草原 女声版长调 The Vast Grasslands . Where is the Mudbank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
演唱:敖登高娃
这首相传创作于19世纪末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表达的是青年牧民对美满爱情的热烈追求。其在巴尔虎、喀尔喀、乌珠穆沁等地都有不同的变体流传,除了本曲所采用的呼伦贝尔地区的演唱风格之外,也常见有歌手采用锡林郭勒地区的演唱风格。
纵使是这广袤无垠的草原,也散落着使人裹足不前的泥潭。纵使深情倾慕于那位俊俏可爱的姑娘,却不知道她的心在牵挂着何人。悠扬的歌声,吟唱着循环往复的优美曲调,以草原的泥潭为比喻,描述着恋人变化莫测的心意。
黑骏马 Black Steed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族长调 汉语歌词编译:佚名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
演唱、马头琴:孟根达来
对自幼在马背上成长的蒙古族青年男女而言,骑上各自的骏马,在苍茫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追逐玩耍,便是他们习以为常的恋爱方式。马头琴以节奏舒缓、意境悠远的旋律,勾勒出蔚蓝天空下遍开着鲜花的翠绿草场。歌者以挥洒自如的歌声,唱出对身旁那位骑着黑骏马的美丽姑娘的炽热爱意,令人感受到游牧民族直爽而奔放的情感表达方式。将心中满溢的幸福,幻化为悬挂于天际的彩霞。在这自由自在的辽阔家园中,展开一段地老天荒的爱的传奇。
小黄马 Small Yellow Horse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
演唱:扎格达苏荣
马头琴:宝音和希格、扎登巴
低音马头琴:才杰
扬琴:鲁淑萍
此曲曾是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的经典演唱曲目,也是锡林郭勒地区长调演唱风格的代表曲目,在当代仍然久唱不衰。马头琴奏出悠远缠绵的旋律,仿佛是澄静天空中的流云。扬琴流淌出的轻灵弦音,如同是清风中蒿草的簌簌私语。歌者挥洒自如而极富抒情性的歌声,令人想象着徜徉在洒满暮色的原野中的那匹小黄马,以及那位令人朝思暮想的美丽姑娘。在这如同牧歌般美好的写意氛围中,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
孤独的白驼羔 White Little Camel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
演唱:萨仁
这是一首古老的寓言体叙事民歌,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驼羔独自找寻被主人卖给他人的白驼妈妈的奇幻故事。开阔绵长的歌声,如同是那只孤独饥饿的小驼羔,对刚出生时就被迫与自己分离的白驼妈妈的深情呼唤。在这悠长动人的曲调中,唱出了草原民族自古以来崇敬自然,相信万物有灵的质朴观念,以及在艰苦的游牧漂泊中的真挚情感。
圆蹄枣骝马 The Round-hoof Claret Horse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汉语歌词编译:佚名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
演唱:纳日木德乐
马头琴:宝音和希格、扎登巴
大马头琴:才杰
扬琴:鲁淑萍
这是一首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经久流传的长调情歌,亦存在短调的版本。此曲经常在蒙古族的宴会活动中被演唱,也有一些牧民歌者在表演时会将长调和短调的技巧和表现风格结合起来。和很多同类歌曲一样,此曲也是将蒙古族人民朝夕相处的伙伴,马,作为标题和唱词开头进行比兴的意象。男歌者以绵延洒脱的歌声,伴着柔情颤动的马头琴弦音,唱出对搬迁他乡的伊吉玛姑娘的回忆与思念。歌曲结尾在对质朴的生活哲理的娓娓诉说中,以淡然豁达来面对人生中的缺憾。
褐色的麻雀 Brown Sparrows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巴尔虎
演唱:敖登高娃
此曲是一首流传于呼伦贝尔地区的巴尔虎草原的长调民歌,又名《巴尔虎的守夜人》,讲述了一位女扮男装的巾帼英雄图尔图克,盗取三十三匹骏马,用于救济贫苦牧民的传奇事迹。蒙古女歌手以自由悠长的歌声,勾勒出这位精通骑术和武艺的侠女,乘着骏马驰骋在一碧千里的原野之中的潇洒场面,带给聆听者优美舒畅的感受。
辽阔的草原 男声版长调 The Vast Grasslands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
演唱:纳日木德乐
马头琴:宝音和希格、扎登巴
低音马头琴:才杰
扬琴:鲁淑萍
这首相传创作于19世纪末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表达的是年轻牧民对美满爱情的热烈追求。其在巴尔虎、喀尔喀、乌珠穆沁等地都由不同的变体流传,除了本曲所采用的呼伦贝尔地区的演唱风格之外,也常见有歌手采用锡林郭勒地区的演唱风格。深沉幽远的马头琴,反复咏唱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优美曲调。扬琴则以明亮清脆的弦音点缀其间。歌者开阔而绵延起伏的歌唱,以草原的泥潭为比喻,描述着所爱的姑娘那变化莫测的心意。
和熙的风 Gentle Breeze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阿拉善
演唱:敖登高娃
这首原本流传于锡林郭勒草原的情歌,是以和暖的春风为比喻,抒发着一位女子对意中人的炽热爱恋。歌者将阿拉善地区与蒙古国喀尔喀地区的长调风格,融入自己的演唱之中,从而产生了使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悠扬舒畅的曲调,宛若满溢阳光气息的春风,在澄静如洗的天空下,温柔地摇荡着尽染秋色的胡杨林。在这沙尘遍地的大漠中,青年男女之间萌生的赤诚爱意,也如同那昂扬挺拔的金黄树木般,使人体会到浓烈而狂放的生命力量。
远方的蜃潮 The Distant Mirage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阿拉善
演唱:敖登高娃
这首流传于阿拉善地区的长调歌曲,以蒙古族人在游牧生活中见到的自然现象作为抒情意象,烘托与意中人相见时跌宕起伏的心情。悠扬质朴的歌声中,仿佛戈壁滩沙漠中若隐若现的神秘奇景般,蓦然出现的恋人的身影,使人既心潮澎湃,又不禁担忧是否置身于转瞬即逝的梦中。
调皮的枣红马 Naughty Claret Horse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
演唱:扎格达苏荣
马头琴:宝音和希格、扎登巴
低音马头琴:才杰
扬琴:鲁淑萍
这是一首流传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勒苏尼特左右旗的长调民歌,是一首思念的歌,唱出了远在他乡的孩子,对父母的真挚思念。无论民族与地域,孩子对父母的爱与眷恋,纵使跨越千山万水也常驻心间。歌者舒展自如的歌声里,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回荡在广袤的大草原上。
两片杭盖之乡 Two Wonderful Hometowns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汉语歌词编译:佚名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阿拉善
演唱:萨仁
这是一首流传于阿拉善地区的长调民歌,“杭盖”,在蒙古语中指拥有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峦和树林的美好世界。自由舒展的曲调,回荡在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梦中,唤起对故乡盛景的深深向往,也回荡在湛蓝的天空下金黄色的胡杨林中,勾起母亲对远行的儿子的挂念。此刻,在这如花朵般盛放的歌声中,领略阿拉善地区色彩绚丽的壮阔风景,找寻返璞归真的自然情怀。
温柔的春风 Tender Spring Breeze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
演唱:纳日木德乐
马头琴:宝音和希格、扎登巴
大马头琴:才杰
扬琴:鲁淑萍
这是一首广泛传唱于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也是深受当地牧民喜爱的一首代表性的情歌。温暖的春风,再一次摇荡着绿意萌生的山林,时常挂念在心头的那位可爱妹妹,却早已随着秋日里飞旋的落叶,远嫁他乡。此刻,在这饱含深情的歌声中,和交织缠绵的马头琴弦音中,感受到这份“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淡淡感伤。
金色圣山 Golden Holy Mountain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阿拉善
演唱:萨仁
“金色圣山”,指的是不儿罕山。相传幼年时代的元太祖铁木真,曾经独自隐藏在这座山中躲避敌人。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之后,这座山也成为了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圣山。悠长伤感的曲调,诉说着尚为孩童的铁木真,在危难之中对父母的深切思念。数百年来,这首深沉动人的长调歌曲,始终流传在北方草原上,为无数孤独苦痛的心灵,带来刚毅的勇气和温情的慰藉。
褐色的雄鹰 The Brown Eagle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
演唱:朝鲁孟
马头琴:宝音和希格、扎登巴
这是一首经典的呼伦贝尔长调民歌,也曾是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宝音德力格尔的代表曲目。作为歌曲标题的“褐色的雄鹰”,实际是一位蒙古族摔跤手的名字。相传他出身贫寒,却因高洁的品质和无可匹敌的摔跤技术,名扬北方草原。据说后人为了纪念他,甚至用他的称号或事迹,为他曾经走过的地点命名。几把马头琴交织奏出开阔悠长的旋律。高亢嘹亮的歌声,蕴含着自由无畏的激情,如同刚健的雄鹰,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盘旋,激励着年轻人在美好年华中勇于拼搏,追求自己光芒四射的梦想。
白骏马 White Steed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阿拉善
演唱:萨仁
这是一首流传于阿拉善地区的长调民歌,一首思念的歌曲。和很多同类曲目一样,它的标题中包含了骏马的意象,唱词开头也选取骏马的意象作为比兴手段。灰白色的矫健马儿,请带上我,在那祝酒欢歌的正月,去看望年迈的妈妈。黑黝黝的肥壮马儿,请带上我,在那阳光和煦的春日,去看望白发苍苍的爸爸。百转千回的歌声,回荡在广袤而壮阔的戈壁滩上,仿佛代替远嫁的女儿,向故乡的父母诉说着温情脉脉的思念。
查干陶海故乡 My Hometown Chagan Taohai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
演唱:扎格达苏荣
马头琴:宝音和希格、扎登巴
低音马头琴:才杰
扬琴:鲁淑萍
这是一首流传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的乌珠穆沁草原的长调歌曲,一首思念的歌。据说,它是由一位远嫁的女儿,在焦灼地等待父母音讯的时候写下的。负责演奏高音声部的马头琴,和负责演奏低音声部的低音马头琴,交织奏出充满伤感的悠远乐声,令笼罩在苍茫风雪中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跃然眼前。歌者以宽广的音域,唱着舒展开阔的曲调,唱出那位被暴风雪阻挡而无法归家的女儿,对父母的深情呼唤。
多姿的风采 乌乐木吉其那尔 Elegant Demeanour . Wule Muji Qinar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阿拉善
演唱:敖登高娃
这首旋律优美,情感真挚的民歌,采用了长调与短调相结合的演绎方式,形成了兼具自由舒展与活泼明朗的艺术风格。关于此曲所表现的内容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该歌赞美了草原上一位美丽又心地善良的女性;另一说认为这首歌赞美了人性中的美德,讴歌人与人之间的友爱。那质朴而悠扬的歌声,抒发着对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真挚向往,如同甜醇的蜂蜜般沁入心脾,带来无比愉悦的美好感受。
诺恩吉雅 Nuoen Jiya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科尔沁
演唱:敖登高娃
诺恩吉雅,是生活在清朝末年的一位蒙古族贵族女子。这首脍炙人口的长调民歌,抒发出了她从逐渐农业化的科尔沁地区,远嫁到仍旧保持着游牧生活方式的乌珠穆沁草原之后,由于不适应当地的习俗,而思念父母与家乡的心情。情真意切的歌声,仿佛令人看到久别故土的诺恩吉雅,站在宽广的草原上,感伤地追忆着自己在清澈的老哈河旁度过的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海青色的河水,仍在闪动潋滟的波光,而被草原民族视为圣洁美丽之化身的诺恩吉雅姑娘的传奇,也将被这悠远的曲调永远传颂下去。
矫健的骏马 Strong and Vigorous Steed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
演唱:扎格达苏荣
马头琴:宝音和希格、扎登巴
低音马头琴:才杰
扬琴:鲁淑萍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在锡林郭勒地区的长调民歌。和很多同类曲目一样,它的标题中包含了骏马的意象,唱词开头也选取骏马的意象作为比兴手段,但最终将对远行的情人的思念,作为整首歌曲主题的落脚点,充分呈现出长调民歌的腔词结构特征。三岁的矫健的马儿,望着远去的马群而嘶鸣。站在山岗上眺望的少年,望向情人启程前往的北方,将炽热的情感,寄托予自己舒展的歌声,寄托予这由马头琴和扬琴共同演绎的悠长舒缓的旋律。
乌力岭 Mountain Wuli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
演唱:萨仁
此曲原是一首广泛传唱在内蒙古的长调民歌,这里采用了锡林郭勒地区的演唱风格进行演绎。它讲述了一对相爱却遭到女方家族反对的情侣,携手私奔至乌力岭一带时,男方不幸被追兵杀害的凄婉故事。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足以令人翻越那令矫健的骏马腿儿发颤的险峻山岭,穿过被严酷的风雪覆盖的荒野,纵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悠长的歌声里,承载着那仿佛可以冲破一切束缚的自由意志,回荡在连绵高耸的乌力山岭,留下使人无限唏嘘的故事。
汗山的雪 The Snow on Han Shan
民间歌曲 体裁:蒙古长调 民族:蒙古族 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
演唱:纳日木德乐、朝鲁孟
马头琴:宝音和希格、扎登巴
这首流传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的乌珠穆沁草原的长调民歌,讲述了一对蒙古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曾经,当雪灾降临到乌珠穆沁草原的时候,一位被迫迁移的青年牧民,邂逅了心爱的姑娘,却因对方家人的反对而无法与其结为夫妻。由男女歌者共同演唱的这支深情而凄楚的歌曲,表现的就是这对情人缠绵而无望的爱恋。迟来的春风,终会融化冰封的白雪,而那深沉的思念,将伴着滑落的泪水,在心中无声地蔓延。
录制成员:
制作/音乐总监:叶云川
录音指导:李大康
音乐统筹:白雪峰
录音:曹勐
混音:鹿楠楠
录制统筹:蓝宁飞
录音助理:周劼
录音剪辑:黄子瑞
摄影:YC
录音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录音时间:2019.08 17-2019.08.21
制作成员:
出品人:丁磊 叶云川
音乐资料校对:杨玉成、包青青
中文文案:赵子涵
英文文案:朱怡雯
文案统筹:魏娉婷
字体提供:仓耳字库
出品:瑞鸣音乐
鸣谢:国家艺术基金